纱卡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纱卡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事业编制怎成吸引人才赠品

发布时间:2020-07-13 17:06:28 阅读: 来源:纱卡厂家

5月20日,一百多名大学生参加了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举行的供需见面会,见面会上,宁津县开出的条件相当诱人:如果他们到宁津企业就职,可纳入宁津事业编制,每月领取企业、财政双份工资。五年后,如果不愿在企业就职,可安排进机关事业单位。“事业编制、双份工薪”等政策吸引众多大学生目光。(5月23日《山东商报》)

企业招聘送事业编制,非引才正途

当地人事部门解释,“双薪双管”新政的初衷是为了吸引优秀人才。宁津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,经济发展主要依靠1000多家民营企业,人才匮缺是当地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,尤其缺少大学本科毕业的专业技术人才、企业管理人才、专业技术工人,即使引进了人才,也留不住人,不得已才出此“狠招”。另外,当地机关事业单位10年来几乎没有进人,有“空编”优势,编制闲着也是浪费,用来招揽人才,似乎不存在违规超编问题。

以前有地方用住房、户口来吸引人才,宁津这种非中心城市的地方,房子不太值钱,户口吸引力也不大,事业编制就成了现成的激励手段。从实际情况看,这一招还真有效,规定一出,就有很多人慕名而来,甚至有人辞掉了外地企业现成的工作来应聘。很多人坦陈,就是冲着“事业编制”来的。

宁津县的做法,是政策创新还是涉嫌违规,上级人保部门说,他们还没有进行过调研,因此不好表态。不过,这样做是否合理合法,当地居民其实已经看得很清楚,“没有在事业单位干工作,却享受工资等待遇,我个人有意见。”

事业单位一般由政府部门主办,主要靠财政供养,公共财政的每一分钱,都要纳入预算,经过人大审查批准,接受公众监督;国家财政之所以要设立和供养事业单位,因为它主要从事社会公益事业,本身不能或者很少创造收入,这与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截然不同。所谓“事业单位”,正是与企业相对而言的,双薪双管,混淆了两种不同主体的界限,容易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;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的选拔,虽然还没有公务员那样的统一考试,但也要求逢进必考、公开招录。企业和事业单位考核评价员工的标准,也是不一样的,不知道所谓“双管”该怎么管。

这种政府主导的人才引进行为,如果没有公正公开,也很难让人放心。比如,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被引进,享受“双管双薪”待遇;哪些企业能够享受这个的特殊照顾,可以让政府“屈尊”,充当他们的人力资源部。

再者,宁津县事业编制出现这么多“富余”,本身也不太正常。或许说明他们没有拿这些位置来谋私利,用来安置干部子女亲属,但机关和事业单位编制长期用不完,是因为人才匮乏,还是给的编制太多?这与事业单位“因事设岗”的要求不符。把私企人员纳入事业编制,也与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相悖。

“编制激励”为什么有效?一位应聘大学生的想法很具有代表性,“事业编制的身份,就意味着铁饭碗,以后养老、医疗也有保障。就是月薪三四千元的工作,我觉得也没有事业编制重要。”在企业工作,工资可能还要高一些,他们的后顾之忧,是养老、医疗等基本保障,是公平的福利待遇和就业环境。(来源: 新华每日电讯)

“双管双薪”招人的隐忧

就宁津县开出的条件而言,不啻于“天上掉馅饼”的美事。为助推企业发展,当地政府可谓用心良苦。只是透过“双管双薪”这一“开满鲜花的月亮”看宁津县的举措,却不免产生种种隐忧。

财政负担之忧。“双管双薪”去年便已在宁津施行,从已经进入宁津县企业工作的大学生薪酬待遇来看,享受财政工资月人均为一千到两千元之间,加上企业的工资,总收入明显高于当地平均水平。财政拨付的工资均来自于当地税收,而宁津本来就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,在经济尚未完成振兴之时,任何不必要的财政负担都应排除在决策之外。若政府希望解决人才的待遇问题,更应该把这个任务交给企业来完成,由企业开出高薪吸引人才,政府可在税收和其他政策上给予企业相关支持,而不是把这个成本转嫁给宁津的普通纳税人。

公平之忧。以事业编制为人才引进“上保险”,实际上是人为制造了对其他劳动者的身份不平等。如果不存在巨大的智力和技术能力差距,“人才”们的这一待遇很难让其他劳动者心理平衡。刚出校门的大学生,且不论专业能力有多强,至少在工作经验上不如企业的一些“熟手”,而这种过于突出的待遇自然会引起其他优秀员工的不满。

人才价值取向之忧。人才的最佳配置应该是把他们安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,发挥最大的优势和效益,但“五年后,如果不愿在企业就职,可安排进机关事业单位”,这一政策极有可能导致大学生们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。如此一来,被嘲讽的除了人才招聘价值取向的变化,更有为招徕人才而付出的制度及经济成本。

而最大的隐忧其实是大家已经达成的共识,那就是权力寻租之忧。绕开事业单位公开招考的程序,本身就引发了人们太多的猜测和联想,尽管宁津有种种理由说明这一政策符合当地的实际,但不能保证在此过程中可以完全公开、公正、透明,也就难保不会出现鱼龙混杂、泥沙俱下的情况。虽不敢断言这一政策必定会成为权力之手获取公共资源的依托,但至少可以说,如此招聘人才,是病急乱投医。(来源: 长沙晚报)

职业夏装

丽江西装制作

萍乡工作服定制